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帶著小童遊阿姆斯特丹,行程分享

阿姆斯特丹有許多博物館、舉世聞名的紅燈區、豐富的夜生活,是個瘋狂又可愛的城市。 不過這次帶著才2Y8M的妮妮,我們走親子闔家歡行程,所以那些景點通通沒有去... XD (幸好我之前已經跟朋友造訪阿姆斯特丹兩次了,沒有遺憾哈哈哈) 這次去的地方都很適合帶孩子,想要到阿姆斯特丹親子遊的人,也可以參考看看唷! ( 👍 代表個人推薦指數) 1⃣  第一天: ➡  下午抵達Amsterdam中央車站,先去公寓放行李 ➡  Albert Cuyp Markt  👍 👍 👍 👍 有名的觀光市場,跟台灣傳統市場也滿像的,就整路吃吃喝喝 XD ➡  博物館廣場  👍 👍 👍 👍 沿著運河散步到國家博物館,其花園漂亮又免費,博物館廣場上也有簡單遊樂設施可以曬太陽溜小孩 ➡  買外帶回公寓,順便去超市買早餐食材 2⃣  第二天: ➡  Nemo 科學博物館  👍 👍 👍 👍 👍 堪稱博物館界的湯姆熊,非常推薦帶小孩去 ➡  oba 公立圖書館  👍 👍 👍 B1兒童區非常棒,還有兩公尺高的小老鼠娃娃屋可以看。從Nemo出來後天氣很差,妮妮又睡著了,我們也就趁機到室內取暖休息。 ➡  一小時阿姆斯特丹運河遊  👍 👍 👍 👍 ➡  中國城吃晚餐  👍 👍 👍 👍 阿姆斯特丹的廣東料理很好吃,滿足我的亞洲胃 3⃣  第三天: ➡  Keukenhof 庫肯霍夫花園看鬱金香  👍 👍 👍 👍 👍 起床就直奔花園,雖然天氣陰又人山人海,但還是非常美麗。花季造訪阿姆斯特丹必遊景點!而且兒童遊樂區非常大,妮妮玩到樂不思蜀。 ➡  二號電車之旅  👍 👍 👍 國家地理雜誌推薦的10大電車路線之一,是阿姆斯特丹非常熱門的電車路線,幾乎所有主要景點都會經過,很方便。不過光是坐在電車上看不到什麼風景,所以電車之旅本身有點無聊... ➡  Vondelpark 公園散步  👍 👍 👍 在地人休閒大公園,在博物館區附...
最近的文章

超神奇的SHARP超音波洗衣棒

雖然有點沒必要,畢竟這個專頁小小的,還是說一下這不是業配文喔! (現在業配文猖獗,搞得自己想寫推薦文還要自清實在有點無奈) 這個超音波洗衣棒是一個新加坡朋友推薦給我的,她今年回新加坡度假買了一個,覺得非常神奇,就大力推薦(這個歐洲買不到的產品)給周遭的人。剛好我妹妹要來探望我們,我就趁機入手啦。結果我入手後根本沒時間研究怎麼用,就這麼閒置了好幾個月。 直到前陣子我幫妮妮買了件COS淺灰色羊毛薄上衣,是打折後也要快20歐的漂亮單品,剛好要去爺爺家吃飯,就讓女兒穿新衣亮麗登場。沒想到當天晚餐是義大利肉醬麵!!沒料到是這麼棘手的食物,我也沒準備圍兜兜,於是橘紅色的醬汁就這麼無可避免的沾到了上衣和袖子......我表面不動聲色,但是內心在尖叫啊因為肉醬汁超級難洗的! 回家後馬上把衣服從女兒身上剝下來手洗,結果不管我用什麼厲害的洗衣精洗衣皂去漬劑通通都洗不掉,頑強的橘紅醬汁不動如山卡在美麗的毛衣上。正當我快要絕望了時候,想到家裡有這個洗衣棒,這才拿出來充電要試用看看。 結果不過兩三秒功夫,羊毛衣上的醬汁就消失了!我沒有拍清洗之前的照片,但是從清洗之後的照片,根本看不出本來在胸前和袖口處有汙漬吧! 這實在太神奇了,我還馬上傳訊息謝謝推薦給我的朋友,也到處推薦給身旁的親友們,完全了解那時候朋友逢人就推薦的心情 XD 如果你也常常為了頑強汙漬煩惱,真的很推薦可以入手這支洗衣棒喔,台灣還滿多購物中心網頁有賣。雖然價錢不便宜,但是可以好好維持心愛的衣物,我覺得很值得啦!

推薦寶寶大腦發展APP "The Wonder Weeks"

第一胎照書養,我們一起上寶寶課的戰友們常會互相推薦實用的書來增進自己當媽媽的能力,the wonder weeks就是一個媽媽推薦,然後我們全部都在看的書。好啦,我看的不是書而是付費App版本。 這本書是依照寶寶預產期,告訴讀者寶寶現在大腦已經發展到什麼階段,可以看多遠、怎麼看周遭世界發生的事情。依照作者的研究指出,一個寶寶在零到兩歲會有10個重要的大腦快速發展期Leap,在快速發展期的寶寶因為大腦新的刺激,也會比較難帶,所以App會在即將到快速發展期的時候推送警告,讓爸媽皮繃緊一點來準備。 以妮妮現在為例,她剛剛經歷了第四次的大腦快速發展期,所以那時的育兒天氣預報是雷雨... App上寫說,在這第四個發展期之前,周遭的連續動作比如是揮手,對寶寶來說是數個手擺動的單一動作;但這個發展期後,寶寶可以了解到這些單一動作其實是一個連續動作。不過當然寶寶還不了解揮手這個動作的意義啦! 還有就是這麼大的寶寶視力已經跟大人差不多囉,所以可以看清楚本來模糊的環境,讓他們覺得很新鮮。我猜也是因為這樣,所以這個月齡的寶寶容易厭奶,因為周遭太有趣了喝奶比起來很無聊吧  😆 App裡還會有影片解釋寶寶現在是怎麼看,以及怎麼聽,和可以發出什麼聲音,爸媽可以如何做一些動作或表情來幫助刺激大腦發展。 這個App對我的幫助主要是讓我了解妮妮現在大腦發展狀況,她的五感可以體會到什麼,身體粗細發展進度,比如說現在可以抓到自己的腳腳了等等。在妮妮很番很盧的時候,我也可以體諒說因為現在是快速發展期,妮妮的大腦要適應接受很多外界的新刺激,比較不會那麼挫折覺得自己小孩很煩  😜 很可惜這本書似乎還沒有中文版,iOS app有看到簡體中文版,但Android就只有英文版了,不過還是很推薦給想要知道寶寶身體大腦發展進度的爸媽唷!

新手爸媽維持正常心智的方法

這是我家客廳每天早上的樣子。淨空的地上夜裡掃地機器人清理過,寶寶的遊戲墊和玩具睡前通通收在櫃子裡,不屬於客廳的雜物也都盡量在睡前歸位,讓我們一早起來可以有一個整齊的環境。 我其實本來不是一個很整齊的人,我老公也是跟我一樣有點邋遢,衣服東西都常常亂丟。不過結婚同居之後兩個人的東西加起來實在不少,加上懷孕後的築巢本能,讓我花了許多心力將住家大大改造了一番,也把兩個人的家私能丟的就丟,不能丟的就想辦法收納起來。月子媽媽來的時候,也很佩服我可以在不大的空間收納這麼多東西,朋友來也曾讚嘆我家東西雖然多但是收得很整齊。 除了築巢本能之外,我想盡辦法收納和維持整潔的主要原因是要維持我的心情穩定。隨著妮妮長大,寶寶相關物品像是奶瓶、玩具、小家具等越來越多,我發現家裡很容易變得亂七八糟,身處在這樣雜亂的環境會讓我非常煩躁。 因此我嚴格規定,在我和老公睡覺前一定要一起花個20分鐘左右把客廳和廚房打掃乾淨。客廳要把玩具和雜物通通收好,把地板淨空好讓機器人運轉;廚房的話就是要把鍋碗瓢盆都放進洗碗機、清理檯面、洗和消毒奶瓶玩具,以及確認保溫壺中有足夠的熱開水可以泡奶。 雖然有時候睡前真的已經很疲倦,但我們這幾個月來偷懶的次數非常稀少,因為每天早上起來看到整齊且baby-free的家裡,讓我們有種「雖然有了寶寶但我們還是有著正常生活」的感覺。每晚強制東西要歸位,也就很少發生找不到需要用品的情形。 最近因為妮妮快要開始吃副食品,東西又要更多了,我還開始了又一波清理雜物的計畫。廚房首當其衝,把之前老公捨不得丟,但過去一年幾乎都沒用過的廚房用品通通清掉,鍋碗瓢盆也汰舊換新只留下品質好又實用的物件,希望可以清出多一點櫥櫃空間,把爆炸多食材和料理器具收納起來,還我一個視覺清爽的廚房! 我絕對絕對沒有潔癖或是愛做家事,但是我發現唯有這麼做,才能讓我維持正常心智啊!如果有比較簡單的方法拜託分享一下  :p # 打完要去啟動掃地機和洗碗機 # 老公雖懶但更怕老婆發瘋

德國慕尼黑產後護理記錄

漂亮的醫院中庭 我是在慕尼黑市中心百年歷史的教學婦女專科醫院生產,院區是古蹟般的老建築,還有著美輪美奐的花園中庭,天氣好的時候實在很舒服。 手術完當天晚上我睡在恢復室,隔天就回到一般產後雙人房,再隔天應我們不斷追問要求下搬進了剛空出來的家庭房,讓老公可以跟我一起留宿醫院,照料我和剛出生的小妮妮。 家庭房就像是個旅館套房,有兩張電動病床,自己的衛浴甚至還有自己的陽台!住院的那幾天很幸運幾乎都是晴天,我們也就時常到陽台去休息享受新鮮空氣。雖然住家庭房要自費每天120歐左右,但是真的很值得,老公雖然還是得每天回家餵貓,但晚上可以陪我以及起來換尿布餵奶之類的。 我們的家庭房,還有一個衣櫥、書桌和換尿布台沒入鏡 從我們房間看出去的景色,這所教學醫院已經有上百年的歷 史了 德國的醫院當然也希望媽媽可以哺餵母乳,但是不會像我聽說某些台灣醫院強制不給配方奶讓小孩餓到黃疸照光。我生產的醫院會依照寶寶的需求來調整,妮妮一出生沒多久就尋乳,護士二話不說馬上給配方奶喝,接下來幾天也都是無限量供應配方奶。同天同醫院生產的朋友,她的寶寶不重吃都沒有尋乳反應,護士也就順其自然不給配方,只要求媽媽多親餵刺激泌乳。 醫院也希望媽媽可以母嬰同室,不過如果媽媽真的很累,一通電話打到嬰兒室,護士們也會體諒地把寶寶接回去讓爸媽休息一下。我還記得妮妮有天半夜三點哭哭,睡眠不足的老公以妮妮肚子餓為由馬上推去嬰兒室請她們照顧一下,讓我們有個寧靜的下半夜。 在陽台抱著新生兒舒服打盹的老公 這裡的醫院有限額收產婦,就算需要在懷孕20週左右就事先到生產醫院註冊,但如果要生產的時候人手不足,是會直接被轉院送走到其他陌生醫院的。雖然聽起來很不近人情,但也因此可以給產婦比較好的照顧。不論一開始在雙人房,或是後來換到家庭房樓層的護士們,都非常得親切,笑容可掬地幫我換藥、換產褥墊、換尿袋、鼓勵我剖腹完隔天就起身走走擦澡、陪我去浴室洗澡幫忙著裝等等。 對,沒錯,這裡剖腹產隔天就會被要求要下床走動,再隔天就要拔尿管讓產婦非得走去上廁所!而且出了恢復室就沒有什麼止痛點滴可以打,只有微弱藥效的Ibuprofen止痛藥可以吃...後來我真的痛到受不了,護士才又給我止痛塞劑。儘管當下覺得很痛苦,但我的傷口復原滿快的,第三天之後就可以活動自如在醫院散步探望朋友了...

德國電費大解密

我從2013/11/21到2014/11/20一共用了5052度電,加上設備之類的雜費和19%的消費稅,一年總共要付1175歐的電費!

ㄈㄈ尺不容易之正面迎戰

圖文不符之慕尼黑的夏天好舒服 常常跟其他不同國籍的單身女朋友們聊到,慕尼黑什麼都好,就是單身女子太多,單身男人太被動。 當然我們這些單身女子在國外生活都要很勇敢很獨立,但有時候遇到可能發展羅曼史的對象還是會心中蝴蝶飛舞希望這個人就是那個他。但我這兩三年來實在聽過太多 令人傷心的故事,也難怪大家都越來越謹慎,越來越獨立不浪漫。 我去年在約會網站上認識了一個各方面條件都符合我期望的德國人,年齡相仿,受過良好教育,英文流利(因為我德文很爛),有正當的職業,身高長相也是我喜歡的型。